歡迎訪問西安克雷特克科貿有限公司官方網站!
讓我們來了解熱流傳感器的發(fā)展進程
來源:傳感器生產銷售廠家 發(fā)布時間:2019年11月29日
自德國的Henky教授在1914年制造出第一個熱流傳感器以來:
第1階段:線繞式熱流傳感器
上世紀20年代開始,在康銅絲或其它材料的熱電偶絲上利用電鍍工藝制造熱電堆。
典型結構:用金屬絲(如康銅)先在眾多的絕緣板條上繞線圈,然后將此金屬絲線圈(如康銅)的一半鍍上另一種金屬(如銅),在絕緣板條的兩面形成眾多串聯的熱電偶一一即串聯的熱電偶線圈——銅與康銅的交接點形成熱電偶的冷、熱節(jié)點(熱電堆)。多個熱電堆再焊接串聯或并聯后,平鋪粘結在兩平面絕緣保護硅膠板間形成熱流傳感器。
第2階段:半導體式熱流傳感器
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,利用半導體工藝制造熱電堆。
典型結構:在硅片上用半導體工藝制造熱電堆,一般使用環(huán)氧樹脂封裝保護。
第3階段:超?。ū∧な剑崃鱾鞲衅?/span>
上世紀90年代中開始,利用大規(guī)模集成電路制造工藝:濺射或激光熔刻技術制造熱電堆。
典型結構:使用濺射和激光熔刻技術制造熱電堆,一般使用聚酰亞胺薄膜封裝保護。
第1階段:線繞式熱流傳感器
上世紀20年代開始,在康銅絲或其它材料的熱電偶絲上利用電鍍工藝制造熱電堆。
典型結構:用金屬絲(如康銅)先在眾多的絕緣板條上繞線圈,然后將此金屬絲線圈(如康銅)的一半鍍上另一種金屬(如銅),在絕緣板條的兩面形成眾多串聯的熱電偶一一即串聯的熱電偶線圈——銅與康銅的交接點形成熱電偶的冷、熱節(jié)點(熱電堆)。多個熱電堆再焊接串聯或并聯后,平鋪粘結在兩平面絕緣保護硅膠板間形成熱流傳感器。
第2階段:半導體式熱流傳感器
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,利用半導體工藝制造熱電堆。
典型結構:在硅片上用半導體工藝制造熱電堆,一般使用環(huán)氧樹脂封裝保護。
第3階段:超?。ū∧な剑崃鱾鞲衅?/span>
上世紀90年代中開始,利用大規(guī)模集成電路制造工藝:濺射或激光熔刻技術制造熱電堆。
典型結構:使用濺射和激光熔刻技術制造熱電堆,一般使用聚酰亞胺薄膜封裝保護。
上一條:
高速數據采集器的未來發(fā)展趨勢是什么?
下一條:
溫度傳感器主要分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